第二百一十八章
第二百一十八章
二百一十八、 “你父亲生前便是定远将军,死后追封骠骑将军,你母亲又特地破例封了一品诰命夫人,那时你还小或许还不懂,如今若与你说这全都是陛下和娘娘全凭怜惜为之,你信几分?” 颜子衿微垂下眼,略略思索一番,随即缓缓摇了摇头,林玉生又继续道:“武将不比文官,文官无心争先者还能得过且过本分做事,武将那都是实实在在得在战场上拼杀出来,能活着回来的哪个不是与阎王抢命。以你父亲的军功,生前只封一个从三品属实委屈,但我听谨玉说过,世伯并不在意这些,得的封赏多是讨给分给麾下的士兵。” “父亲说家里有大伯他们接济,靠着年禄家里已经足够,封赏多了他拿着烫手,不如给那些士兵们,跟着他苦了这么久,多寄些给家里也是好的。” “你父亲善待下属,也无怪乎他们这般忠心。更不用说世间人与人最深的交情,都抵不过生死两个字,”林玉生说着目光看向大门,“如今朝中那些武将,多是曾与你父亲并肩作战的,你哥哥如今手下那些旧将和士兵,大多数人当年随你父亲不知上过多少次战场。谨玉年纪轻轻能手握皓羽营,短短几年能在这朝中站稳,除了他自己敢拼命能服众外,多是因为你父亲的旧情。” 听林玉生这样说,颜子衿想起自己在颜淮身上瞧见的那些伤痕,平日里颜淮从来都不与他们说,若非颜子衿瞧见,恐怕颜淮还打算瞒着她们不知道多久。 颜淮如今为了颜家已是这般拼命,若是没了颜父那些旧恩扶持,想必早就举步维艰,更不用说暗中调查为父报仇了。 “锦娘,你如今也该明白,你父亲手里有多大的力量。” “可我父亲一直并不想与这些事情有所牵扯。”颜子衿低眉,小时候每次父亲打仗凯旋,去述职不过几日,便匆匆赶回临湖来见妻儿们,他却从不提起这些事,只说着一路上见到的奇闻轶事、风土人情,有时还会带着满满一车别处的特产分给家中众人。 有时候会觉着颜父不像是去打仗杀敌的,反倒是像出去游山玩水的。 “说起来有件事你知道吗?” 颜子衿抬头,林玉生见她眼里充满疑惑,轻叹一口气道:“想来谨玉未告知你,不过他说过你一向聪慧,若是知道了此事,想必也会懂为何当年陛下会忽然封赏你父亲,还特地让他入京谢恩。如今大将军最疼爱的小孙女,与三皇子是青梅竹马,而贵妃娘娘也早有结亲之意。” 听到林玉生提起此人,颜子衿也稍有印象,那日在船上见过一眼,她就坐在宁国公夫人旁边,生得娇憨可爱,脸上总是带着甜甜的笑意,任谁看了都喜欢。 只是颜子衿没想到,也从未听人提起,她竟然与三皇子是青梅竹马的关系。 “世家姻亲多是盘根错节,利益牵扯,纵然再如何举案齐眉你情我愿,少不得会为了自个儿的家族打算。即使大将军如今态度再如何中立,可一旦与三皇子结了亲,这立场便不好说,陛下再如何信他,这个情况也不得不多生犹疑。” “兄长说起这些,难道如今颜家也是这样的处境吗?” “大将军的权势你即使在后院也应该听说,更别说他如今掌控着羽林军,无论是谁都想争取到他的支持。如今的颜家算是朝中新贵,自然有多双眼睛盯着不放,但与对大将军的态度相反,颜家哪边都不站对他们来说才是最好的,”林玉生说着轻笑了一声,“这也就是为什么江家会来与颜家提亲,不过我倒是不懂,为什么谨玉会答应此事。” “此事,我从未听兄长说起。” “想来他心中自有打算,不过你放心,你哥哥瞧着不像是会参与其中的,毕竟他曾与我说过,如今只求家人平安。” 听林玉生这么说着,颜子衿不由得想到了阿依勒,一想到那段时日发生的事情,不由得垂下眼,拢在袖中的手微微捏紧。 林玉生还想再说些什么,身边的侍从匆匆朝着走来,在他身边耳语了几句,便见林玉生的表情微微变了一下,颜子衿想着大概是公事也不好开口询问,颜淮又一直不出来,林玉生于是让她先回去等着。 这回颜子衿没有再执着等待,而是默默回到马车里休息,奔戎让弃毫在大门处等着颜淮,自己则站在车外安静候着。 颜子衿靠着车厢壁,周围安静得仿佛能听到自己的呼吸声,只是她现在心里乱糟糟一团,半点也静不下来。 林玉生口中说起大将军的小孙女与三皇子是青梅竹马,想必三皇子他们无论如何都会促成这门亲事,若此事成了,想必大将军的立场便开始摇摆不定,更别说他如今手里掌握着羽林军,几乎决定了整个皇城的安危。 想到这里,颜子衿想起颜父当年进京受赏,听颜淮后来说,似乎陛下是有意将统辖羽林军的职责托付给父亲。 颜父在朝中多年,为人处世行事作风人人皆知,陛下或许考虑到三皇子与大将军小孙女的事情,想着今后以防万一,打算将皇城安危交予可靠之人,但似乎安排自己人受到了阻碍,思来想去,这才想到颜父。 不过颜父虽然一向性子好说话,可他不愿意的事情便固执得谁都劝不了,他一向不喜欢牵扯进这些事情,据说年轻时还曾有前脚刚得了赏赐,后脚便一人一马离京回家的荒唐事,谁都看得出来,他对这朝中势力争斗并不怎么感兴趣。 原以为此回颜父依旧会拒绝,可不知道为什么却应了下来。 然而对面并不希望这个位置被自己计划之外的人得到,亦或者在他们看来,颜父答应此事便代表他已经暗自站了队,再后来就是颜父带着一家人前往京城,在灵光寺被顾见卿他们设计,最后力竭被围杀至死。 有些无力地让头靠着车壁,颜父去世时颜子衿年纪尚小,而且被那一晚吓得不轻,惊惧多日浑浑噩噩。 后来随着颜淮一起扶灵回去,为了料理颜父身后事,颜淮被众多事务缠身,颜子衿还没缓过劲,日日跟着颜淮生怕他也会离开,更不用说后面还生了一场大病,养了多日,连哭得力气都没了。 等到病好了,瞧见尚在襁褓中的颜殊,还有生产完身体虚弱得不行的秦夫人,又见颜淮分身乏术,颜子衿更是忍下了不知道多少次眼泪,小小的身子主动照顾起母亲弟弟,生怕母亲伤心,更是从不主动提起父亲。 虽然她曾梦见过颜父,也偶尔提起过他,但也只是匆匆一句而过,有时候梦醒了,没多久便记不清梦到了什么,即使记得住一些残缺片段,也不由自主地会因此回想起那一夜的情景。 颜家的仇被颜子衿默默埋在心里许多年,她从不向任何人主动提起,并不代表她已然不在意。今日之事背后虽然看得出依旧还有人在故意cao纵,引得颜淮主动入局,但不可否认,他们总算亲手报了当年的血仇。 参与围杀颜家的凶手之一三当家死在颜淮手中,谋划陷害他们的主谋之一顾见卿已经伏法,他们背后作为依靠的山寨,也因为颜子衿送出的地图被一举剿灭。 尽管早已在颜淮口中知晓真相,但他们还没有办法向真正的幕后之人讨个公道,颜子衿本以为自己会有一种大仇得报的酣畅淋漓,然而真要说起,她当时什么也记不得,这个所谓的报仇,反倒像是天公作巧,无意成之,就连这件事,甚至还是颜子衿恢复记忆后才慢慢意识到。 积压在心中深埋多年的恨意,想了无数种为父报仇的场景,可真做成了,却又有一种飘忽的不真实感,她甚至没有机会向凶手控诉这缠绕了自己多年的梦魇。 心中像是忽地被人用力挖去一角,随之填充而入的却是近乎汹涌的无力与悲伤。 一直到今日,颜子衿终于能肆无忌惮地想起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