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那個骯髒的生命體,為什麼還活著?
第4章|那個骯髒的生命體,為什麼還活著?
那天他是去視察某個即將收購的老社區。 他原本沒興趣。下層空間的布局、民宅老化程度、建商轉移成本……早就有數據模型。 但他有個怪癖:他會親自觀察人。 因為「數據不會說謊,但人會。而人怎麼說謊,就是他們價值的地方。」 那間便利商店只是路過。 他看見她時,第一反應不是興趣,也不是注意。 只是皺眉:這種人為什麼還被留在線上? 她蹲坐在倉庫邊抽菸,頭髮打結,制服皺成一團,眼神渙散。 沒有敵意,也沒有警戒——她連防備都放棄了。 他站在那裡,三秒鐘,就能判讀她整體結構: ?情緒閉鎖 ?長期缺乏信任與監管 ?無組織作息 ?停滯人格 ?毫無目標驅動 這不是「叛逆」,這是「退化」。 「這種人如果進入社會系統,只會拖垮整體效率。 他們活著,不是貢獻,是耗損。」 他看過太多這樣的人。他通常不會理。 但那天,他心裡出現一行句子: 「如果我願意,我能讓她變得完全不同。」 這不是慈悲,也不是一時衝動。 這是某種…控制慾望的騷動。 他回家當晚,命人把她資料全部整理好放到螢幕上。 看完後,他說了一句話: 「她不需要救,她需要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