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澄清
2.澄清
云湘窈将最后一个印着超市logo的纸箱搬进屋里,额上沁出薄薄的一层汗。 她站在门口,有些不放心地又朝里头望了望。 这是栋有些年头的老式公寓,在巷子深处,走廊里一径是暗的,白天也得借助昏黄的声控灯。屋子里的光线不大好,客厅没有窗,只有一扇通往小阳台的玻璃门,被对面的楼挡去了大半天光,显得有些阴沉。 “小鱼,东西都搬好了,”云湘窈用手背擦了擦额角,“你一个人住这里,凡事小心些。要是有什么事,不管多晚,随时给我打电话。” 她说话的声音在空荡荡的屋子里似乎都有了回音。 屋里很静,静得能听见窗外巷子里偶然驶过一辆旧单车的铁链声。 云湘窈看着站在屋子中央的身影,那头淡金色的长发,在这样黯淡的光线里,仿佛是唯一的光源。 无论多少次,看到迟映余她都忍不住感慨,真的是好漂亮的人。 “那我先走了,下午约了社团的人开会。”云湘窈又站了一会儿,见迟映余没有旁的吩咐,才慢慢转过身。 “等下。”迟映余喊住她,从厨房冰箱给她拿了瓶冰水,“辛苦你了,回校后请你吃饭。” 云湘窈笑了笑,“行。” 铁门在身后“哐当”一声合上,那声音沉重地像是隔开了两个世界。 走廊里的声控灯过了很久才灭下去,云湘窈跺了几下脚没有反应,摸着黑下了几级楼梯后,才又重新亮起来。 她回头看了一眼那扇紧闭的深绿色铁门,门上有些锈迹,像陈年的泪痕。 与此同时,京州大学的校园论坛上,一个帖子正被顶得很高。 标题是:《【澄清】关于本人与商学院大二迟映余同学的关系说明》。 发帖人是法学院大四的风云人物,周屹川。 帖子的行文冷静而克制,一字一句都透着法律人特有的严谨。他只说他与迟映余是正常的朋友关系,因共同参与一个校外的公益项目而相识,之前的照片是项目活动时的合影,被人断章取义,希望大家不要再以讹传讹,对迟映余同学造成困扰。最后,他附了一句:若再有恶意造谣者,本人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这篇帖子底下,风向瞬时变了。 “我就说!周屹川学长怎么可能看得上那种人。” “我女神能看上周屹川是给他脸了好吧。” “造谣真容易,你们都该给周屹川学长和迟映余学姐道歉。” “散了散了,原来是正经朋友,某些人别太酸了。” “支持学长维权!校园暴力不可取!” 周屹川坐在图书馆靠窗的位置,一遍遍地刷新着手机页面。 屏幕的光映在他脸上,显得他那张一向沉稳的脸有些过分的苍白。他没有看那些评论,或者说他根本不在乎,只是无神的眼睛一直盯着手机顶端的状态栏。 他早上就发了帖子。 发完之后,他想了很久,还是点开了那个熟悉的对话框。 他没有问帖子她看到了没有,也没有问她是否满意。 他只是沉默地转了一笔钱过去,三千块,是他这个月省吃俭用攒下的全部生活费,加上刚刚从家教学生那里预支的课时费。 他不敢问。 他怕一问,连这点微弱的联系都会断掉。 直到中午时分,手机轻轻震动了一下。是微信的收款提示。没有一个字,没有一个表情,只有系统冰冷的通知:“对方已收款”。 周屹川几乎是立刻松了一口气,紧绷了一早上的肩膀塌了下去,整个人仿佛被抽走了力气,靠在椅背上。 他看着窗外那棵巨大的法国梧桐,叶子已经黄了大半,一片片地往下掉。秋天快要过完了,他想。 她还愿意收我的钱,真好。他又想。 而在那间光线黯淡的出租屋里,迟映余正蹲在地上,拆开云湘窈帮她搬来的箱子中最重的一个。 箱子里不是书本,也不是衣物。而是一个崭新的环形补光灯,一个带防喷罩的电容麦克风,还有几件用塑料袋精心包裹好的衣服。 迟映余把它们一件件拿出来,动作很慢,很轻,像是在擦拭什么珍贵的古玩。 那灯支起来,比人还高,白色的圆环在昏暗的房间里显得有些突兀,麦克风的金属支架泛着幽光。 小剧场: 标题:所以,周屹川那个澄清贴,你们真信了? 1 (楼主):?笑死,就我一个人觉得那澄清贴的字里行间都写着“心虚”两个字吗?要是真没啥,用得着这么大张旗鼓发帖?还“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吓唬谁呢。 2:? 1,字越多事越大。而且你们没发现吗,他全文都在说保护迟姓美女,姿态低得哟……啧啧,这不像澄清,像表白。还是求而不得的那种。 3:?楼上真相了。我法学院的,周屹川在我们这届是出了名的高冷,平时除了学习就是项目,啥时候见他对谁这么上心过?为了个“普通朋友”发帖,你信?反正我不信。 4:?我听说,周屹川为了她,把保研名额都放弃了,准备提前工作。图啥?图跟“普通朋友”在一个城市呼吸新鲜空气吗? 5:?所以结论是?咱们商学院的这位迟同学,手段可以啊。能把法学院的高岭之花拿捏成这样。 6 (楼主):?结论就是,舔狗舔到最后一无所有呗。看那澄清贴就知道了,女方那边估计根本没理他,他一个人在这唱独角戏呢。不然为啥不把那张“志愿合照”发出来,或者让女方也出来说句话?他不敢,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