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程
启程
光阴荏苒,如指间流沙,十五载春秋无声滑过这座安宁的边城。夕阳的余晖将习武场染成一片温暖的赭金色,场中呼喝声、兵器破空声与清脆的交击声不绝于耳。 “辞九jiejie!你娘喊你回去啦!” 一声清亮如雏鸟初啼的童音,穿透了场上的喧嚣。 场中,那抹修长矫健的身影闻声而动。辞九手腕一抖,手中长剑挽出数朵凌厉而精准的剑花,剑光如匹练般骤然收束,剑尖轻点地面,发出“铮”一声微鸣,稳稳收势。她面前的硬木假人桩,早已遍布纵横交错的深刻剑痕,深者入木寸许,新鲜的木茬在斜阳下泛着白生生的光,木屑犹自簌簌飘落,无声地诉说着方才那番疾风骤雨般的演练。 她转过身。额角细密的汗珠沿着清丽的脸颊线条滑落,几缕发丝被汗水濡湿,贴在鬓边,然而她的呼吸却依旧平稳悠长,仿佛方才那场激烈的演练不过是信步闲庭。 一个扎着俏皮双丫髻的小女孩,蹦蹦跳跳地穿过场边围观的人群,红扑扑的脸蛋上满是兴奋,径直朝她跑来。 辞九脸上那抹惯常的清冷之色淡去了几分。她唇角微微牵起一丝柔和弧度,伸出手,动作自然而熟稔地揉了揉小女孩的发顶:“知道了,小兰。你也快些回去吃饭吧,莫让婶娘等急了。” 小兰的家,就在辞九家那青瓦白墙的院落隔壁。两人并肩走在归家的青石板路上,夕阳将她们的影子拉得长长的。小兰仰着小脸,一双大眼睛亮晶晶的,语气里充满了毫不掩饰的崇拜:“辞九jiejie,刚才听武馆那边的婶婶们又在议论你呢!说这次全城的习武考评,你又拿了头名!冯教头都捻着他那几根胡子,不住地点头夸你呢!他说……他说……”小兰学着冯教头粗犷的嗓音,努力板起小脸,“‘辞九这丫头的身手,放在外边那广袤的江湖里,都够得上说书先生嘴里讲的‘天骄’人物啦!’” 蝶辞九听了,只是轻轻地摇了摇头。夕阳的金辉落在她沉静的眸子里,却未能激起多少波澜。她的声音平静无波,如同深潭止水:“哪有婶婶们说得那么玄乎。你呀,少去听孔先生那些添油加醋、云山雾罩的故事。” 语气虽淡,尾音里却带着一丝对小丫头的无奈和纵容。 孔先生,依旧是城里那间老茶馆的常客,那个走南闯北、满肚子江湖轶闻的说书人。他最爱给孩子们描绘那些快意恩仇、刀光剑影的江湖传说,那些行侠仗义、飞天遁地的大侠传奇。故事在他舌灿莲花的口中跌宕起伏,精彩纷呈,总能把小城孩子们的心撩拨得痒痒的,一个个热血沸腾,梦想着有朝一日也能习得绝世武功,仗剑天涯,锄强扶弱。 只可惜,江湖路远,风波险恶。侠客梦虽美,却如镜花水月。对于城中绝大多数生于斯长于斯的孩子而言,能在武馆学上几手强身健体,足以在边地防身的拳脚功夫,便已是父母最大的期许,也是生活的常态。真正能沉下心,日复一日忍受筋骨磨砺之苦,且拥有那份令人艳羡的天资与坚忍毅力的,凤毛麟角。 而小城这一代人中,那最耀眼,最令人叹服的天赋,无疑便落在了蝶辞九的身上。负责教授武艺的冯教头,每每看到她演练剑法时那行云流水、羚羊挂角般的动作,那凌厉精准、隐含风雷之势的招式,都会忍不住抚着短须,发出长长的喟叹,那浑浊的老眼中,除了激赏,更多的是深沉的惋惜:“可惜了……真真是可惜了……这般天纵奇才,筋骨清奇,悟性绝佳,若是生在那波澜壮阔、群雄并起的浩瀚江湖,而非偏安于我们这座小小的边城……此时,恐怕早已是名动八荒、威震一方的人物了。” 日头慵懒地西沉,将天际染成一片暖融的橘红。路过那熟悉的茶馆时,一阵高亢激昂的说书声穿透了傍晚的喧嚣,瞬间攫住了小兰的脚步。只见孔先生立于那方小小的台上,长衫微摆,折扇轻摇,声音洪亮如钟,字字句句都带着摄人心魄的力量。辞九无奈地摇头,嘴角噙着纵容的笑意,终是拗不过小兰那亮晶晶的渴求眼神,牵着她寻了处角落的茶座安顿下来。 孔先生正讲到兴头上,手中折扇“唰”地一声潇洒展开:“承蒙诸位乡亲父老捧场,今日咱们要说的,可是近来搅动整个江湖风云的新传奇……” 他话音故意一顿,吊足了胃口。台下,一个扎着冲天辫的小童早已按捺不住,急急地扯着嗓子嚷道:“孔先生!孔先生!您说的那些老掉牙的侠客故事,俺们耳朵都听出茧子啦!有没有新鲜热乎的?” 孔先生闻言,抚须朗声大笑,笑声在茶香氤氲的空气里回荡。他手中折扇优雅地一收,扇骨轻点掌心:“好!今儿个咱们就换换口味,不讲旧闻,单表这新近登顶武林之巅、执掌正道的新任盟主!” “是谁呀?孔先生快说!”小童和旁边几个半大孩子都伸长了脖子。 “此人非是旁人,”孔先生神色一正,眼中精光闪烁,声音也压低了几分,带着神秘感,“正是那武林名门白家的独女,闺名唤作白曦的奇女子!年方十六,豆蔻梢头,一身武功却已臻至化境,堪称登峰造极!”他顿了顿,仿佛要让这震撼的消息在众人心中沉淀,“传闻其内力浩瀚磅礴,已能凝虚为实,化气成罡!抬手间——霜雪漫天,冰封千里!一人一剑,足可挡那千军万马,令敌寇闻风丧胆!” “孔先生!”方才那小童又跳了起来,小脸上满是难以置信,“您又哄人哩!一人冰封千里?那……那岂不是活神仙下凡了么?怎么可能!” 孔先生并不着恼,反而捋须轻笑,折扇在指尖灵巧地打了个旋儿:“嗬!这次老孔我可真没半句虚言!”他环视一圈,提高了声调,“诸位且听仔细了,这白曦,乃是前任武林盟主、威震八方的‘惊鸿剑’白千景,与那如月中仙、清冷绝世的‘月仙子’江浸月所出的掌上明珠!这两位的大名,江湖中谁人不知,哪个不晓?皆是百年难遇的绝世天骄!而这白曦女侠,更是青出于蓝,胜其父母当年!” 他清了清喉咙,声音变得悠远而充满赞叹:“此女天生异相,一袭长发胜雪,不染纤尘,浅蓝色的眼眸澄澈剔透,宛若万年寒潭深处凝结的冰魄,只消一眼,便能让人心底生寒。天赋之高,更是旷古烁今!甫一岁便能言善辩,慧根早启。因其根骨奇绝,被那隐居雪山之巅、神龙见首不见尾的‘陵剑仙’一眼相中,破例收为关门弟子,倾囊相授。十岁稚龄,其名已在江湖新秀中如雷贯耳,同辈之中,寻不到三合之敌!” 孔先生语速渐快,仿佛亲身经历般描绘着那惊心动魄的崛起:“待到十四岁,她便如那出鞘的绝世神兵,锋芒毕露,开始逐一挑战各门各派的掌门宗师!手中所持,乃是其师陵剑仙取自雪山之巅、由万年寒铁千锤百炼而成的神兵——望舒剑!此剑一出鞘,寒气凛冽,剑意森然,纵是酷暑炎夏,周遭之人亦如坠冰窟,遍体生寒!其内力之雄浑精纯,更是匪夷所思,竟能凭空凝水成冰,化气为刃!” 他猛地一拍醒木,“啪”的一声脆响,惊得众人心头一跳:“就在月前,此女以无上剑术与寒冰罡气,连败九大门派魁首,无一败绩!至此,天下英雄共推,她——白曦,当之无愧,登上了那万众瞩目的正道盟主之位!” 紧接着,孔先生便口若悬河,将那白曦闯荡江湖、挑战掌门的一桩桩一件件惊险奇遇娓娓道来。 他讲得绘声绘色,眉飞色舞,将那刀光剑影、内力激荡的场面描绘得纤毫毕现:望舒剑如何划破长空,带起漫天晶莹的冰棱;对手的烈焰掌风如何被寒冰罡气瞬息冻结;白曦那雪发如何在激战中飞扬,蓝眸又如何平静如亘古冰川……细节之丰富,气氛之紧张,仿佛他本人就隐身于那惊心动魄的比武场边,亲眼见证了每一场传奇的诞生。 茶馆里鸦雀无声,唯有孔先生抑扬顿挫的声音和偶尔响起的醒木声,牵引着所有茶客的心神,一同沉入那个属于白曦的、冰雪与剑光交织的瑰丽江湖。 小兰听得如痴如醉,仿佛魂魄都被那传奇摄了去,直到孔先生收起醒木,身影消失在茶馆后堂的帘幕之后,她才如梦初醒,意犹未尽地咂咂嘴。 辞九轻轻拍了拍她的肩头:“好啦,故事散场了,我们也该走了。再磨蹭下去,回去该挨训了。”声音里带着一丝宠溺。 暮色四合,青石板路泛着微凉的湿气。两人一同走回那条熟悉的小巷。母亲蝶兰早已立在自家那扇半旧的木门前,昏黄的灯光从门内泻出,勾勒出她等候的身影。小兰也依依不舍地松开辞九的衣角,奔向隔壁同样亮着灯的门口,一边跑还一边回头,小脸上满是兴奋,迫不及待地向迎出来的母亲比划着,复述着刚听来的、关于那位传奇盟主白曦的种种神奇事迹。 看着小兰雀跃着消失在隔壁门内的身影,辞九几不可闻地摇了摇头,唇角勾起一抹淡淡的、带着点无奈的笑意。听书误人啊,这丫头的心,怕是又被那遥不可及的江湖梦勾走了几分。 回到家中,空气里弥漫着米粥温热的清香和淡淡的经年累月积攒下的布料与浆洗气息。靠着母亲蝶兰那双巧手,日复一日在织机前穿梭经纬,她们母女俩的日子虽不富贵,倒也温饱无忧,算得上清平小康。 辞九捧起粗陶碗,温热的米粥熨帖着掌心,她却有些食不知味。喉头滚动了几次,那句在心底盘旋了许久的话,却像被米粒哽住,怎么也说不出口。在她又一次毫无悬念地摘得全城习武考评头名后,冯教头将她唤到僻静处,郑重地将一封盖着朱漆印鉴的信函交到她手中。那不仅仅是一封信,更是一张通往广阔天地的船票——让她代表这座寂寂无名的边陲小城,去参加那二十年一度、汇聚天下英豪的武林大会。 蝶兰看着女儿低垂的眼睫和握着碗沿微微发紧的手指,那副欲言又止、心事重重的小模样,哪里逃得过母亲的眼睛。她忽然轻笑一声,那笑声温和地打破了饭桌上的沉默。她放下筷子,起身走到床边,从枕下摸索出一个洗得发白的粗布钱袋,鼓鼓囊囊的,放在桌面上,发出轻微的声响。 “九儿,”蝶兰的声音平静而柔和,带着抚慰人心的力量,“冯教头都跟我说过了。”她将钱袋往辞九面前推了推,“去吧。” 辞九猛地抬头,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惊愕。她看着那个显然积蓄已久的钱袋,又看向母亲温和却无比坚定的脸庞,一时竟不知该说什么,只觉得一股热流猛地冲上眼眶和鼻尖,手指无措地悬在半空。 蝶兰伸出手,温暖而带着薄茧的掌心覆上女儿微凉的手背,轻轻拍了拍:“九儿,去吧。娘知道你心里装着什么。你的天赋,娘看在眼里。这小小的边城,限制了你。你该去更广阔的天空里,看看这世界究竟有多大了。” 面对母亲毫无保留的支持与理解,那沉甸甸的爱意和期许如同暖流,瞬间冲垮了辞九心中最后一丝犹豫。她眼眶蓦地泛红,鼻尖发酸,喉头哽咽,只能用力地点了点头,将那份汹涌的感动和决心,都深深埋进这一个动作里。 翌日清晨,薄雾尚未散尽,小小的城门边却已聚集了不少闻讯而来的街坊邻里。冯教头站在最前,目光复杂;小兰拉着母亲的手,踮着脚尖,小脸上又是兴奋又是不舍;连孔先生也摇着他的折扇,远远望着。在全城百姓带着祝福、羡慕与些许担忧的目光注视下,蝶辞九背着一个简单的行囊,踏上了那条通往未知远方的驿道。 一辆半旧的青篷马车已在道旁等候。辞九走到车边,深吸一口气,正要登车。身后,小兰清脆中带着哭腔的喊声穿透了人群的嗡嗡低语: “辞九jiejie——!你一定要当个大侠啊——!” 蝶辞九踏上马车的脚步一顿,身形微微凝滞。她没有回头,只是抬起手臂,朝着身后那熟悉的城池、那熟悉的人们,幅度不大地摆了摆手。借着这个动作,她飞快地用指腹抹过眼角,将那再也抑制不住的泪悄然拭去。随后,她掀开车帘,身影消失在微微晃动的车帷之后。 车轮辘辘,载着少女和她的江湖梦,碾过初晨微湿的尘土,缓缓驶向那云雾缭绕的远方。